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冯冕芸 为完善立德树人的践行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科学谋划全市各县(市)区、各学校特色发展道路,5月20日,昆明市第十五届校(园)长论坛在昆一中西山学校举行。
昆明市第十五届校(园)长论坛在昆一中西山学校举行
本次论坛由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主办,昆明市西山区教育体育局、昆明市高富英名校长培养基地和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联合承办,以“聚焦高质量·共创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双新”“双减”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战略部署,交流优质教育发展经验和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昆明市西山区教体局局长周兰主持。
“醉”美校园昆一中西山学校盛情迎宾
来自全市16个县(市)区教育体育局、教科研负责人、各学校代表、名校长基地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共计300余人齐聚“醉”美校园昆一中西山学校,交流互鉴,共商共建共创昆明教育的美好未来。本次论坛线下线上同步开展。
本次论坛由昆明市西山区教体局局长周兰主持
论坛现场
开幕式上,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亚丹代表西山区委、区政府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她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区委、区政府始终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区”的重要战略目标,始终把教育作为构建新西山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坚持固本培元与提质扩容相结合,通过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推进集团化办学,优化学区化管理,形成了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和山区覆盖,教育结构完备、教育层次多样,具有区域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成功入选教育部信息化建设实验区。取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荣誉。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亚丹致辞
李亚丹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她说:“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把理论成果转化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措施,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谱写西山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方宁致辞,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词。“双新”“双减”是力求使教育回归丰富的育人功能、回归“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昆明市坚定不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强市和人才兴市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增量扩优为目标,着力推进建设与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相匹配的教育体系。本次论坛以“聚焦高质量 共创新未来”为主题,将继续聚焦“双新”“双减”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探讨提升学校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效能的路径与策略,学习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和改革成功经验,为学校发展赋能增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探索昆明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方宁围绕五大方面同与会专家及校(园)长们进行分享: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遵循;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能教师发展,提升课程领导力和育人能力;明晰未来学校建设行动路径,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重构校长价值本位和行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方宁致辞
方宁指出,当前,教育正处于新时代、新要求、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进一步聚焦学校内涵发展,在培育高质量师资队伍上求突破;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在建设高水平课程体系上求突破;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在塑造高效率课堂上求突破。希望借此论坛交流的契机,校(园)长们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携手同行、互学互鉴,用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指导和推动昆明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做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专题报告 。田爱丽教授指出,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应当基于儿童的成长规律,遵循国家课改要求,顺应数字社会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式教学,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设计真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作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上,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高等教育学会会长董云川做《教育的智慧》专题报告,他从“什么是对的教育之道”“什么是好的教育之道”展开论述,强调无论是政策、学校、教师还是教学,都要怀揣责任感与艺术感,以“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真诚而教,在平衡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中,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探索,寻求教育的新方向、新举措。
董云川教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报告为上午的论坛画上圆满的句号。
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高等教育学会会长董云川作专题报告
当天中午,昆一中西山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展示精彩亮相。精美的美术、书法、民间工艺作品展现了孩子们灵动的艺术思维,无论是热烈的钢琴、手风琴,还是悠扬的管乐演奏,无不彰显着孩子们的才情与自信。击剑场上,青春少年英姿飒爽,科学实验楼里,科创机器人闪耀着孩子们闪亮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展现了昆一中西山学校五育并举、特色办学、全面发展的丰硕办学成果,赢得了与会嘉宾的交口称赞和热烈掌声。
精美的美术、书法、民间工艺作品展现了孩子们灵动的艺术思维
昆一中西山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展示精彩亮相
在下午的论坛上,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石鹏作题为《做教师成长的守望者》的专题报告。石鹏校长提出要以教师发展,引领学校发展,构建学校发展与教职工需求相匹配的教职工成长体系,强化教师文化认同,通过任务驱动,制定个性化教师成长规划,打造高质量核心教师团队,让每位老师感受专业的尊严和职业的幸福,从而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品质教育。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石鹏作专题报告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争先创优先进个人、银川市名校长,银川英才学校、灵武英才学校总校长王锦秀作题为《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做奠基》的专题报告。王锦秀校长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四个方面阐述教育的宗旨与真谛,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指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要做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课堂育人,要明确校长的“主脑”引领和服务作用以及教师的传道受业和人才塑造作用,合力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争先创优先进个人、银川市名校长,银川英才学校、灵武英才学校总校长王锦秀作专题报告
昆明市第八中学长城红鑫校区副校长杨继伟作题为《精准定位,有效教学,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报告。杨继伟副校长从学校基层一线管理者的视角提出“双新”“双减”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的路径,即聚焦课堂,问题导向;典型示范,集体教研;狠抓落实,因材施教;尊重规律,精耕细作,给广大学校基层管理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昆明市第八中学长城红鑫校区副校长杨继伟作专题报告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昆明西山实验小学校长刘晓华作题为《共美教育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刘晓华校长从构建“共美文化”体系、“共美课程”体系、“共美课堂”体系三个维度分享学校在落实“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教育理念过程中的探索与实施,提出学校要通过整章建制、科学规划、精细建设,营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搭建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本的成长平台,形成独有的教学模式,办学生向往,教师幸福,人民满意的学校。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昆明西山实验小学校长刘晓华作主题报告
昆明市首届名校长、昆明市高富英名校长培养基地主持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美育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美育校长,昆明市“十杰园丁”,昆明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昆一中西山学校校长、昆一中附属小学校长高富英作题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
昆明市首届名校长、昆明市高富英名校长培养基地主持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美育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美育校长,昆明市“十杰园丁”,昆明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昆一中西山学校校长、昆一中附属小学校长高富英作报告
高富英校长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及人的发展角度出发,以学校为主阵地,抓住课程和课堂,学校按照国家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师生实际情况,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规范化,活动课程化,成立多种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她指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学校坚持将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头戏,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夯实基础,提升质量,内涵发展。昆一中西山学校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探索之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学校科创比赛,无论是创意编程、智能设计比赛,还是无人机竞赛、机器人竞赛、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等多个赛事中学校学生都获得了最佳成绩,昆一中西山学校学子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轮滑、高尔夫球、网球、男足女足、排球、射箭等全都捧金摘银;学校手风琴演奏已经站上了国际舞台………繁花朵朵,硕果累累。
高富英校长说:“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好的教育是用心、用情,实实在在地做出来的!用课程引领孩子全面发展,努力为孩子提供有品质的高质量教育,我们永远在路上!”
合影留念
为期一天的论坛落下帷幕,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论坛紧紧围绕“聚焦高质量·共创新未来”的主题,两位专家高屋建瓴,深度解读了对教育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五位名校长的专题报告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各自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管理过程中提质强校,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成功经验或具体措施,给在座全市各位校(园)长及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思考,这些思想将逐步融入全市学校管理工作中,起到价值引领、多层次辐射、多元创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