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吃“产业饭”
2025-03-13 15:50:38      来源:腾冲发布

图片

图片

春分时节,腾冲市新华乡的木耳种植基地里,220余亩黑木耳迎来丰收盛景。工人们穿梭在整齐排列的菌棒间采收,一朵朵肥厚的木耳在阳光下泛着油润光泽,绽放出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花。

科技赋能,提升产业种植技术。依托腾冲低海拔生态优势,新华乡采用智能灌溉技术,科学搭建标准化种植木耳棚,通过测土配方、温湿调控等科技手段,在手机上只能控制灌溉时间和水流大小,采用科学种植方法,节省人力的同时还能稳定空气湿度和温度,提高了木耳产量,实现亩均产优质木耳950公斤,年总产量突破210吨,打造出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市内外经销商的一致好评。

图片

多元增收,释放产业富民效应。在多年的种植经验中。新华乡探索形成了“土地流转+就地务工+技术交流”三位一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交流发展等方式,带动新华何家寨、新山、太和、中心等8个村的群众参与木耳产业发展,发展产业的同时还吸纳周边群众通过搭棚、采摘等方式就近就业,间接带动群众劳动力增收20余万元,真正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图片

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附加价值。打造“木耳宴”,创新木耳“刺身”吃法,将产出木耳销售给本地餐馆、饭店等,在稳定本地鲜木耳销售的基础上,晒干制成干木耳以延长木耳保质期和运输路线,产出木耳销到市外和省外。探索发展观光农业,打造"采耳体验+农家宴"农旅项目,年接待游客200余人次,实现综合产值3万余元。

图片

如今,新华乡木耳产业不断焕发蓬勃生机,产业带动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的成果逐渐凸显,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端上了“增收碗”。2025年,新华乡木耳产业预计可以实现收入1200余万元。(腾冲发布 作者张国蓉)

编辑: 吕宇 责任编辑: 孙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