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当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消息从沙特阿拉伯传来时,景迈山上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布朗族聚居的景迈山翁基古寨,近百名村民自发聚集到寨子中央的广场,燃起篝火、敲响锣鼓、载歌载舞,欢庆这个期待已久的重要时刻。
在象脚鼓调伴奏下,“00后”姑娘玉南与寨子里的其他妇女表演了一段布朗族传统舞蹈。“申遗成功,我们由衷高兴。”玉南满怀期待地表示,可以预见,未来家乡的发展将受到更多重视和关注,村民们的生活、教育、医疗条件将越来越好。“作为新时代的茶农,我将用新的技术和方式宣传推广家乡的独特文化和优质产品,助力文化景观保护。也希望通过世界遗产的平台扩大朋友圈,认识更多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促进不同文明的沟通交流。”她说。
“此刻,我所在的地方汇聚了世界的目光。有幸在文化遗产所在地见证申遗成功,这个经历永生难忘。”四川茶友张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着音乐融入欢乐的海洋。“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相信云南省、普洱市会把握机遇,把茶文化发扬光大,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张涛说。
在景迈山的另一边,景迈大寨的傣族群众同样点燃熊熊篝火,用一场欢快的象脚鼓舞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位于景迈村的景迈大寨是整个景迈山的重要交通节点,茶园面积1.6万亩,2022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7万元。景迈大寨村民砍团自豪地说:“申遗成功意味着全世界将共同保护景迈山,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未来景迈山的自然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得到更好传承。”(云南日报 记者朱海 秦明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