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园食品加工厂
三岔河镇茭白种植基地
百花巷
去年以来,陆良县把自身发展放到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中去把握、谋划和推进,立足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高端食品加工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新定位,奋力推动陆良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在大莫古镇的云南犇牛牧业奶牛养殖基地,一台台挖机正在紧张作业,加快奶牛养殖基地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作为陆良县大型养殖场之一,该项目占地320亩,总投资4.6亿元,规划建设存栏5000头奶牛的养殖场,项目建成后,预计日产鲜奶60吨,解决当地150余人的就业问题,并有效带动周边农民种植饲草,实现多渠道增收。云南犇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石全说:“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协调下,一期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和牛舍基础设施建设,青贮池也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7月就可以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和三期项目计划于2026年之前建成投产。”
除养殖奶牛以外,全县还养殖奶山羊10.6万只,养蚕18万张,出栏生猪155.8万头,同时紧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聚焦“一县一业”蔬菜示范县创建,推动产业从“小、弱、散”走向“有机、高端、高产”。
在三岔河镇圣洁果蔬示范基地智慧大棚内,2月初移栽的蔬菜在科技的助力下,长势良好,眼下正值上市时期,不少收购商到基地和种植户谈合作。基地负责人王建金说:“今年蔬菜的品质相当好,我们用的是自己生产的有机肥,水也是自己净化的水。产量比使用普通种植方法多30%,生长周期减少了10多天,达到了精品蔬菜的标准。”
全县抢抓农业现代化发展契机,蔬菜种植面积达115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04万平方米;发展杂交玉米制种4.6万亩,产量达1150万公斤,获评“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称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丽芬说:“县农业农村局派出7个工作专班深入项目现场,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推动云南犇牛牧业5000头奶牛养殖等农业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见效。”
与此同时,陆良县还以农业产业为支撑,充分发挥“高原水乡”“鱼米之乡”的优势,积极探索城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在三岔河镇清河社区城乡融合示范点,有种满月季、玫瑰等植物的“百花巷”;有墙绘缝纫机、录音机等传统老物件的“拾遗巷”;有布置了犁、耙、蓑衣、石磨、草席架等农具的“农耕巷”,浓厚的乡村氛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也吸引了不少外出青年回乡创业。王林是社区一家田园式餐厅的老板,他说:“我去年从外地回来,发现家乡正在大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感觉大有可为,于是筹集资金开了一家田园式餐厅,现在餐厅每月毛收入达4万元。”
据悉,今年春节以来,清河社区按照“一码收费、一站返利、统管运营”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将资源变产业、产业变资金。仅春节期间,该地接待游客5.5万人,38户农户参与业态经营,营业额达38.6万元,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
为把新蓝图变为现实,陆良县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陆良现场办公会精神,并与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作风革命、效能建设”结合起来,采取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齐心协力抓落实、群策群力促发展,确保市委、市政府新定位和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落地见效。(特约记者方贤 梅江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