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台青年相约云端度七夕
2022-08-05 14:37:31      来源:襄阳日报

活动现场,襄阳蓝染匠人大远(左)介绍蓝染历史文化。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东 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是中华儿女表达爱意的载体。8月2日下午,在襄城区603文创园,一张荧幕连接起了台湾苗栗县和襄阳民众的心。

下午3点半,以“七夕‘襄’约、共话‘苑’景”为主题的鄂台两地传统布艺文化云上交流活动正式开始。襄阳、苗栗两地民众围绕布艺文化、文创产业等进行深入交流,为鄂台两地深入合作、共同发展搭建平台。

“如今,‘巧手’已不再是女士的专属,有些男士也凭借自己的手艺闯出一片新天地。”在主持人的介绍下,襄阳蓝染匠人大远老师介绍了蓝染的历史文化,现场演示了蓝染制作工艺。

“蓝染作品真是独具匠心,我们特别高兴在苗栗收到了这幅珍贵的‘临汉门’蓝染作品,‘襄城苑里心连心’写得真好,希望襄阳襄城和苗栗苑里永远心连心。”屏幕另一端,台湾苗栗的主持人指着手边的作品欣喜地说道。随后,苗栗县苑里镇郑惠君老师介绍并展示了客家花布工艺。客家花布采用特殊的拼贴和创意技术,装点出独一无二的纹饰,融合客家民间美学与个人风格特色,是台湾客家新时代生活美学代表之一。

“鹊桥横架襄阳与苗栗,两地可谓相思如雨。水不可阻,山不可断,隔海不隔心,都是一家人。郑老师赠送给襄城的客家花布作品,喜气洋洋、花开富贵,是代表苗栗朋友送上的最美好祝福。”台湾苗栗的主持人紧接着说道。

随后,台湾苑里镇青年介绍了客家花布时装,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展示了汉服文化和汉服走秀。两地观众感受着中华服饰的魅力,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以诗言志”的传统,情到深处,双方嘉宾先后登台吟诵诗词,赠送七夕祝福:“相知无远近,襄苗亦近邻,两岸一家亲,隔海不隔心。”

在七夕传统节目表演及文化交流环节,襄城和苑里镇分别表演了黄梅戏《天仙配·满工对唱》、民族舞蹈《美丽女神 千娇百媚》,把活动推向高潮。

欣赏完七夕传统节目后,在湖北发展的苗栗创业青年郭先生和在襄阳生活的台湾籍周女士与台湾乡亲连线,分享了各自在大陆的创业故事、爱情故事。

因为爱情,周女士选择跟随爱人来到襄阳,经营一家快递驿站,不仅方便了邻居收发快递,还获得了满意的收入,一家三口生活幸福。

“我是苗栗人,也是湖北女婿,现在在武汉创业,从事金融投资工作。在湖北,我切切实实感受到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关爱,可以说‘襄苗一家亲,永远心连心’。”苗栗创业青年郭先生说。

“受疫情影响,我已有3年没到襄阳。我非常怀念襄阳的好山好水,怀念襄阳牛肉面的味道,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早日和襄阳的好朋友见面。”苗栗县青工会林先生分享了他在襄阳的参访经历,表达了对襄阳的思念之情。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古城襄阳有着美丽的山水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襄阳的孩子们带来歌曲《读城》,古风古韵的歌曲令在场观众印象深刻。

本次活动的举办地——603文创园,从工业旧厂房到文化新地标,实现了“华丽转身”。在活动现场,603文创园负责人介绍了文创园的“前世今生”,苑里镇金良兴观光砖厂也分享了自己的发展史。

在互赠礼物+文创产品推介环节,苗栗民众感受到襄阳香包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襄阳民众也了解到苗栗独特的风土人情。两地都表示,要将现场制作的虎头香包、客家花布文创产品绣上“襄苗一家亲”互相馈赠。

此次活动不仅是两地民众诉思念、话家常的好机会,更为两地加强传统文化交流、增进青年友谊、推动经贸合作,探索了新途径、拓展了新平台。

据了解,多年来,襄阳全方位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措施,襄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裕隆集团、东阳集团、元创集团等一批知名台资企业相继落户襄阳,在襄台资企业累计达到215家,投资总额22.2亿美元。

最后,在《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歌声中,线上交流活动走向尾声,襄阳和苗栗两地民众面对屏幕挥手道别。(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韩洁 通讯员何任天

编辑: 李昂(实习) 责任编辑: 谭石艳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